問到底語錄

這裡收集了一些李察專欄的文章,覺得頗有意思,在此與大家分享.

誰帶引我?

是沒有問題的. 南方有一種名叫"大樹波羅"的樹. 種子像一隻棕色的雞蛋, 包在香甜的"波羅蜜"裡. 你把種子洗淨, 晒乾, 香味仍然在那裡. 她告訴你, 將來, 她也會散發相同的香氣. 她的道路, 毋須指引.

是否一切生命都需要方向呢? 草履蟲只在水裡亂轉. 方向固定, 不會轉去其他地方. 燕子似乎很有方向,一年一度飛回來, 其實只是繞稍大的圈子.

人也是不必知道方向的.路早已定了. 都只是那樣的轉轉轉, 轉轉轉. 到頭來, 你就會發覺, 你和所有人都一樣, 也無非是生老病死那幾個老套橋段. 只有稍為天真的人, 才會想到,到底"我們要往何處。

"日食"有什麼可怕?

是一個值得想想的問題:為甚麼現在的人,不再害怕日食,而從前的人反而會覺得害怕。答案可能並不簡單。並不是因為現代人知道了日月的運行原理,所以不再害怕。

所以,研究古代史有這種好處。你會看到,從前的人,在未有現代知識之前,是用什麼思維方式去解答問題的。那是思維尚未被污染的時代。他們的思想方式,有時比現代思維更有效。

公元前585年,當中亞細亞的美地亞人和呂底亞人大戰時忽然發生日食,他們於是便停止了戰爭,並且立即達成了和平的協議。

是不是"上帝"發怒"了?是不是我們做錯了?

古人和今人的最大區別,不是有沒有科學。而是現代人從來不會想:"是不是我們做錯了?"

 

誰可以自認幸福?   

有一個人,當他還未死去的時候,是可以自認幸福的。---這是古希臘哲人梭倫(salon)的話。

有一個人不同意。這位不同意的人,是一個國王。他以為,自己貴為元首,擁有大片土地,是幸福的。梭倫並沒有和他爭辯,只是深深歎息。不久,戰爭爆發,幸福國王被波斯人居魯士活捉,木柴已經架好,要燒死他的火焰即將引燃,他這才想起梭倫的話,在木柴上,他呻吟著呼喚了梭倫的名字三次。

幸運的是,居魯士是悟性極高的人。居魯士聽聞他在木柴上喃喃自語,就問翻譯,他說甚麼。當居魯士聽完,忽然覺得不應燒死此人,他想到,自己不是完全和他一樣嗎 ?於是,就命人撲滅火焰。但火已不可收拾了......

居魯士的頓悟,令人深思。        

 

你知道你想做什麼嗎?

這種感覺,和沒有這種感覺,完全不同。齊克果說過,"一個漁船的船長,在出航以前就了解他的整個航程,但一個戰士只有在遠海上才能獲得命令。"

那是一個 忽如其來的呼召。

大多 數人,從來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因為他無法體會到一種似乎是來自渺茫的旨意。許多人說,  要做什麼什麼,只是單方面想法。只有直到有一天,他才忽然感受明白,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麼。

這是兩種感覺的結合。一種關於自己的感覺,另一種,是關於時間和空間的感覺。你會覺得,這時代,這環境,什至是整個 世界,需要自己。於是從此就停不了。

大多 數人,都只能是隨波逐流的逐浪者。少數人,是獲得感召的戰士。

 

人類是否一定向上?

不是沒有答案的問題。人性向上,人性善良,是肯定的。

因為人性可以從鏡子裡看到。人性的一面鏡子,是幾千年來的文學藝術。許多人爭論,說人性醜惡,說人性已經被魔鬼控制。但從廣闊的角度看,幾千年來的人類文明,但凡站得住的作品,以至一切其他重要的文化遺產,幾乎都是善的。所有虛偽,導人向下的作品,一定受淘汰。

無論何種文化,何種國度,一個人,如果感到孤單,空虛,寂寞,只要到圖書館去,無數靜默英靈,都會給你啟示。你內在的向上心,和遠祖的向上心,是一致的,是相通的。你會知道,你是在一條向上的大路上走。間中或有困難,但困難無足掛齒。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讀書,欣賞這美麗世界。